英國最新研究:每周吃一塊牛排 患腸癌風險提高42%
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報道,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每周吃一塊牛排,患腸癌的幾率將會增加42%。
牛津大學“擊敗腸癌”研究小組多年來致力于探究罹患腸癌和飲食習慣之間是否存在關聯。為此,該研究小組啟動了一項迄今為止規模最大、歷時多年的研究。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邀請50萬零8名年齡在40歲至69歲之間英國成年男女為研究樣本,令其填寫詳盡的調查問卷、了解其每周吃肉的頻率,并在2006年至2010年間進行追蹤調查。
研究人員發現,共有1503名參與者在調查研究持續期間患上腸癌,那些每周吃四次紅肉或加工肉制品的成年人比每周吃肉少于一次者罹患腸癌的幾率高出四成,而每周吃紅肉或加工肉制品至少兩次者患腸癌的幾率比素食者高出近兩成。
據弗拉納根介紹,一份標準重量的紅肉或加工肉制品大約為70克,通常情況下相當于兩條培根、兩片火腿或一根香腸,而一個漢堡里肉餅的重量約為200克,一份牛排的重量約為284克,也就是說每周吃一塊牛排,患腸癌的幾率會增加42%。
吃紅肉或加工肉制品為何為會導致患腸癌風險提高?專家認為是因為紅肉里的化學血紅素會破壞人體消化系統細胞的DNA、刺激腫瘤的生成,而加工肉制品包括火腿、香腸、培根和漢堡肉餅在內的危害性更大,因為它們不僅高脂高鹽,而且還含有多種致癌性添加劑。
南昌東大肛腸醫院業務院長廖永林指出:市民朋友要注意合理飲食,降低大腸癌的發病率。直腸癌、結腸癌統稱大腸癌。長期飲食結構不合理,比如說肉多蔬少的,患上大腸癌的幾率更大。因此,我們建議市民朋友要多吃青菜、少吃肉、少吃辣椒。同時,還要定期做腸道檢查。據最新醫學報告顯示,年輕人患直腸癌的比例在迅速增加,占直腸癌人群的10%-20%。青年人患直腸癌的比例在迅速增長,發病年齡小于30歲的患者所占比例已由十年前的8%上升到15.5%,增長近一倍,并且年齡低于20歲直腸癌患者的發生率已由原來的1%上升到了6%。30歲以下的患者,一旦確診幾乎全部是中、晚期。據統計,我國約60%到70%以上的直腸癌患者都是中晚期,真正早期發現率是非常低。像大便出血、反復性腹瀉、便秘等,都是大腸癌的早期癥狀,老百姓一定要及時到專業醫院做電子結腸鏡篩查。大腸癌雖然很危險,但卻是可以預防的,可以治愈的,關鍵是要早發現,早治療。現在大腸癌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市民朋友一定要提高警惕!
南昌東大肛腸醫院溫馨提示:便血是痔瘡、肛裂、大腸癌等肛腸病的共同癥狀,市民朋友一旦發現有便血,建議及早到專業的肛腸醫院做檢查。大腸癌早期手術效果好,中、晚期手術效果差,死亡率高。我們臨床上有句俗語:早發現大腸癌30天,可多活30年。
此文用了
秒,
點擊右上角分享至朋友圈,只需一秒喲~